推广 热搜: 幼儿家庭教育  幼教  学习  注意力训练  育儿新知  智力开发  家长教育心得  教育  学习动力  家庭教育帮 

「国际学校学生注意」想进英国名校还是要看成绩

   日期:2024-07-07     来源:www.nanpingfu.com    浏览:699    
文章简介:“不要盲目追求名校。或许哈佛、耶鲁、牛津、剑桥并不合适你的孩子,合适孩子学科兴趣的,才是真的的好学校”  “每个孩子都不同,确实有一部分中国孩子内向,但也有外向、爱交流的中国孩子。
“不要盲目追求名校。或许哈佛、耶鲁、牛津、剑桥并不合适你的孩子,合适孩子学科兴趣的,才是真的的好学校”

  “每个孩子都不同,确实有一部分中国孩子内向,但也有外向、爱交流的中国孩子。这并不影响学校对学生出色与否的判断”

  “说英国学校不重视学业,纯粹是想象。名校的门槛就是学业强,这是基础,达到这个基本水准后,才会看你的社交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


图文无关

  老外的中学教育常常被中国父母“神化”。譬如,外国人更重视学生的社交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外国大学招生官不会问你得过什么奖项,但会更关心你的个人历程;外国人崇尚快乐教学,他们更喜欢让孩子们在维持自由天性的首要条件下,边玩耍边学习。

  事实上,英国的中学教育并不像公众一般觉得的那样“不看重学业”,英国父母也不像中国父母想象的那样,只关心孩子是不是快乐,而不关 心孩子的学习。


  英国父母和中国父母一样重视“名校”



  英国凯特汉姆学校(Caterham School)招生副校长Matthew Godfrey面对中国父母,能很准确地说出本校学生进入牛津、剑桥两所英国最知名大学的比率:10%~12%。

  他告诉中国年轻人报·中青在线记者,招生时这个数据无论在英国还是在中国,都是最具备说服力的,“事实上,我并没感觉中国的父母有多么的不同,由于,依据我在全世界招生的经验,每个国家包含英国的父母,都会毫不避讳地询问这一(进入名校的)比率”。

  Godfrey介绍,凯特汉姆学校很看重学生的学术水平,这所学校的学生在去年全英A-level考试中,有64.4%获得了A和A*的成绩。

  据他介绍,英国父母和英国学校的老师,都对中国上海学生在PISA测试中的优秀表现印象深刻。“假如来面试的学生,可以在数学、科技创造上 有我们的兴趣喜好,并拥有创造专利或者学术研究的话,大家必然会优先考虑(录取)。”Godfrey说,与科学方面的专长相比,英语交流能力尽管也非常重 要,但这种能力,校方觉得可以通过赴英后的语言强化得到弥补。

  陈泽过去是一名小留学生。他就读于英国丁克洛斯高中(Dean Close Senior School),今年刚刚考进巴斯大学(University of Bath)机械工程系。

  他告诉记者,英国的高中虽然不会有天天都需要要完成的作业重压,但却有着不小的学术重压。譬如,英国的学科老师会在课堂上布置一篇5000字的英文论文,选题自定,需要学生在一周时间里做完作业。

  “虽然看起来一周才一项作业,但这项作业的工作量很大。要去图书馆借书、要找其他同学合作讨论,还要在网上查找不少有关资料。”陈泽说,相对在每个学科上的基础学术能力而言,英语对中国小留学生而言,并不算多大的事儿,“一般来英两三个月下来,就没问题了”。

  Godfrey说,这次来中国招生,他很期待能招到一些具备学科专长的中国孩子,“期望将来能把学校考入世界名校的学生比率提升到15%~20%左右”。

  他说,即使在英国,能进入世界名校的学生占比也是极少的。他曾在多个场所提醒过英国父母:“不要盲目追求名校。或许哈佛、耶鲁、牛津、剑桥并不合适你的孩子,合适孩子学科兴趣的,才是真的的好学校。”


  名校不重视成绩?纯属“自我安慰”



  米尔菲尔德学校的招生官James Postle告诉记者,整个米尔菲尔德学校现在总共只有15名中国学生。其中5人是他去年来上海面试录取的。这类学生有一个一同的特征——学习成绩都不差。

  Postle最重视中国学生对学习所表现出来的强烈欲望,“他们喜欢学习,并且遵守规矩,是大家学校的优等生”。

  与现在比较常见的“中国学生缺少创造力、想象力,不受老外喜欢”看法不同,Postle觉得,这种创造力、想象力和社交能力,都能在英式教 育中得到弥补,“我并不感觉中国学生在这类方面有所欠缺,每个孩子都不同,确实有一部分中国孩子内向,但也有外向、爱交流的中国孩子。这并不影响学校 对学生出色与否的判断”。

  Postle告诉记者,即使在英国,学生的学业水平也是被校方很重视的,在确保学业不落后的状况下,英国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会得到更多的训练。

  某教育英国办公室总监Raff Flackett深知中国父母现在对“课外活动”的看重,“大家了解,不少中国高收入家庭选择把孩子送去中国国内的国际学校、私立学校和海外学校,就是期望孩子们能有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能充分适应将来的大学生活”。

  但中国年轻人报·中青在线记者注意到,尽管这次来沪招生的12所英国寄宿名校都有各自的特征,招生官们也会强调我们的学校在体育、艺术、音乐、马术、历史等方面的特征。但所有学校的招生官在谈起自己喜欢的学生时,都无一例外地会加上一个前缀——学业水平要高。

  学校招生官Rebecca Chaplin告诉记者,学生平常的学业谈不上非常轻松,“除去学生要学习出色,也需要他们有更好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的培养,被安排在学习时间以外的双休日,“大家周六一般是有课程的,周日会让学生们去附近的小镇进行文化参访,训练一下他们的社交能力、语言能力”。

  另一所学校招生官Anton Kok介绍,在学生的潜能挖掘方面,英国学校确有专长,“大家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发现学生的热情和潜能”。

  他觉得,中国学生的“学科基础好”是一大优势,“中国孩子虽然有时并不太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但他们学习成绩优秀,改变起来会非常快。”他举例 说,两年前学校招收了一名在阅读方面能力非常强的中国女生,在后来的学习中,这个女生在铅球方面的能力被挖掘出来,同样在体育项目上做得非常不错,“即使是申请 英国大学,学校也需要在学术优秀的基础上,再挑选有课外专长的学生”。


  英国名校面试到底看什么?成绩不好,第一关都过不了


  某教育机构的Raff Flackett介绍,一般而言,英国中学的招生需要经过信息注册、申请材料筹备、校方面试、通过统考这4个阶段。

  但拥有12%左右牛津、剑桥升学率的凯特汉姆学校(Caterham School)招生副校长Godfrey明确告诉记者,学生要入学, 除去面试,还有必不可少的笔试环节。这一环节,直白地讲,就是考察学生每个学科的学术能力,“虽然不会根据成绩高低排名,但会定一个学术水平级别,只有达 到这个基本成绩以上,才能同意筛选”。

  在过去的书面校测中,Godfrey总结出中国学生“数学非常不错”的规律,“他们数学成绩比较容易达到几乎相同的层级,所以大家会侧重在数学应用方面进行考察。光会解题不可以,还要会应用。”

  Godfrey非常欢迎那些在PISA测试中获得好成绩的中国学生考试报名凯特汉姆学校:“数学、物理、计算机等方面有专长,大家非常喜欢。”


  中国男孩徐凯伦高中二年级时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转到英国的惠灵顿公学就读,目前牛津大学习数学系念大二。他告诉记者,英国的大学远不像国内的大家所想象的那样“不重视成绩”。

  举例,牛津大学入学前有两轮面试。其中,第一轮面试的情景到今天令徐凯伦记忆犹新,“你们绝对想不到,招生官直接在黑板上出了一道数学题,让我当场解题”。

  这种面试,完全颠覆了大家对于海外大学面试“谈历程、讲故事”的想象。“做出这道题,告诉面试官我们的解题思路,再听面试官介绍另一种解题思路,现场再换一种思路解题。”徐凯伦说,面试官实质就是在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迅速学习力。

  假如没法通过第一轮的学术能力面试,学生们自然也没办法进入到第二轮侧重“社会实践”的面试中,“所以说英国学校不重视学业,纯粹是想象。名校的门槛就是学业强,这是基础,达到这个基本水准后,才会看你的社交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他说。
 
标签: 教育资讯
打赏
 
更多>相关推荐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