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卢萃,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多年生活在北京,现在迁居广州。卢老师一直从事儿童美术课程讲课、研发工作,并为300余名儿童美术教师进行过专业培训。卢老师倡导在维持儿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首要条件下,进行引导式的美术教学。通过美术创作,从认知和思维方法的角度提高孩子综合能力,再进一步提升美术水平。
在国内的教育环境中,美术教育一直作为课外兴趣而存在,没遭到应有些看重。即便一些倡导素质教育的父母认识到了美术的重要程度,但在为孩子报名学习时,也不了解到底什么才是美术,应该怎么样进行美术学习。
误区 | 以像为好
美术学习最大的误区是以像为好。的确有不少出色的写实艺术作品存在,但这只不过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不是艺术的全部。大家习惯于用自己熟知的规范来评判事物,所以,不少人会把美术作品和现实生活做对照,觉得和现实生活不同的地方就是不对的。这正说明了这部分人缺少艺术眼界,审美十分具备局限性。
与以像为好相伴的,是追求画面的工整性和用线的准确性。孩子的绘画水平与其年龄有关,伴随察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逻辑思维等能力的提升,即便没经过任何美术学习的孩子,绘画的内容表现和工整程度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孩子的能力进步是首要条件,能力自然进步到这一步,教育才有促进用途。美术教学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有不一样的需要,违背儿童成长规律提出的教学需要,无异于揠苗助长。
由这类错误观念衍生出来的简笔画教学、临摹式教学目前还被不少父母觉得是正统的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简笔画的简洁不是错,错在用成人固化的思维方法禁锢孩子;临摹式教学也错不在临摹。临摹,是绘画基础学习的一个渠道,但要依据孩子的年龄和专业方向拟定临摹课程,不可以把临摹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尤其是针对学龄前儿童。
误区 | 美术课=手工课
还有一些美术课叫手工课或者材料课更贴切,这种课程侧重材料的多样与新颖程度,十分受孩子的欢迎,也的确对孩子有益。但缺少美学规律展示的课程不应叫做美术课。美术课程应该使孩子可以接触到多种美学规律、扩展专业眼界,这才能达到美术学习的最后的目的培养孩子的审美素养,提升赏析美、创造美的能力。还有一类课程会对孩子进行单纯的常识性的灌输。能背诵出三原色、对比色、邻近色这类专业词语,能认出多少世界名画,这类都无助于审美素养的提升。
专业素养高的老师,无论用什么材料、用多少材料,都能让孩子得到综合能力和审美素养的提高。反之,用再好的教具,对孩子来讲,都只不过一节普通的手工课。
误区 | 美术是一门轻松的学科
美术是一门动脑重于动手的学科。美术作品从开始到创作完成,需要很多考虑、需要专注与坚持,是人的察看能力、逻辑能力、全局控制能力、审美等综合素养一同用途的过程。美术创作带动的这一系列的活动,正是学习力的培养过程,是走出舒适区、突破我们的过程。美术不是调剂繁重课业的轻松学科,快乐学习不会存在于任何一门学科。
误区 | 儿童绘画即完全自由的表达
绘画是语言以外的另一种表达方法。儿童绘画具备自发性,他们在创作时,既是探索未知也是展示自我。通过绘画作品,儿童总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表现出极具内容冲击力和视觉成效的作品,这是不少艺术家所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倡导儿童绘画自由表达的人,也是出于对这种表现人类本真艺术作品的尊重。但伴随孩子年龄的增长,对外面的感知能力增强,他们想表现的内容更多。这个时候,孩子已不满足于仅仅通过绘画来宣泄我们的情感,他们对画面的表现力、画面的视觉成效已有了更高的需要,并期望得到别人对自己作品的认同。这一时期,正是培养孩子察看能力、逻辑能力、全局控制能力、审美等综合能力的关键时刻。假如没专业的指导介入,孩子不可以学会正确的察看办法、不可以协调多种绘画元素之间的关系,自由作画会出现不少问题:画面没主题、表现力不强;线条凌乱、配色违背美学规律等等。如此会致使孩子绘画水平停滞,甚至失去信心、失去兴趣。不少成年人的绘画水平就停留在了这一阶段。
错误的绘画指导,对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负面影响非常大,但不可以全盘否定儿童美术指导的重要程度,应该遵循正确的教学原则去指导孩子进行学习。
教学原则 | 分龄学习
遭到生理、心理发育的限制,婴幼儿的各项能力较弱,刚开始可以以玩代学,伴随年龄增长渐渐过渡,从6周岁开始进入专业的美术学习。这和孩子6周岁开始同意学校教育是一致的,由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水平决定。并非说孩子6岁前不可以学画,而是6岁前后会同意两种不一样的美术教育方法。
6周岁以前的孩子,美术学习的重点是:
认知培养:察看习惯、创造思维、探索精神;
审美培养:感受美学规律。
(56周岁 为过渡期)
6周岁未来的孩子,美术学习的重点是:
认知培养:察看力、创造力、图形思维模式、全局控制能力;
审美培养:表现美学规律。
自始至终,技法都不被作为美术学习的主要目的。美术学习的最后目的是培养审美素养,提升赏析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认知能力与思维模式的培养与审美培养同等要紧,是审美提高的首要条件条件。
教学原则 | 因地制宜
在美术课堂中,不一样的孩子有不一样的点性格特征点、不一样的爱好,每幅画里都能看出孩子的个性。有些孩子画风粗犷潇洒、有些孩子画风细腻,有些作画速度快、有些作画速度慢。艺术创作具备非常强的包容性,扬长避短也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技巧。要紧的是自信、敢于动笔,想用画笔表现自己。
因地制宜更不是倡导让学生依据我们的兴趣、喜好完全自由地进行学习,由于对个性的尊重而忽略了教学目的。对待不一样的孩子,老师需要提出不一样的阶段需要,不应是千篇一律的办法和结果。
因此,学习美术最佳选择小班教学,8人以内为宜。几十人的课堂,没办法展开高质的美术教学。
选择哪种课程
不少机构的美术班有不一样的分类:素描、水粉、蜡笔画、中国画、油画、卡通画、手工课、创意美术等等,大多以绘画材质或绘画种类分班。
以材质分类就是以绘画方法分类,假如父母可以理解上面所说的美术教学原则就会了解,孩子学习美术与用的材质工具和技法无关。大部分美术工具的应用技法非常简单,孩子第一需要提高的自己综合素养,任何绘画材质都可以非常快无往不利的用法。学习美术,最好找不限定绘画材质,以能力培养为侧重方向的美术班。
有几种以绘画材质划分的课程例外,在孩子达到肯定年龄后,可以选择这种课程进行专业学习。
中国画:
中国画主要用中国传统的水墨颜料和宣纸,这类工具与其它西化的绘画工具相比,技法性较强。并且中国画对事物的理解和表现形式也自有体系,喜欢中国画的孩子可以从6岁左右开始学习。中国画学习也要遵循上面的教学原则、防止误区,尤其是有防止纯粹的临摹式学习。
油画:
油画颜料专业性强,技法用变化多、表现力强,但年龄小的孩子只能粗略感受其皮毛,没办法深入学习。假如孩子年龄在8岁以上,并已经有了肯定的绘画基础,可以选择油画作为以后专业学习的方向。油画不是偏重技法的学习,而只不过在综合能力和审美学习的基础上,加强了技法学习的成分。油画学习仍然要遵循前面所说的的教学原则、防止误区。
素描:
素描泛指所有单色调的画作,本质上是一种察看与表现事物的办法,是一项需要运用多种能力的综合思维活动。素描不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只是某一种绘画风格的基础学习技巧。不走专业路线,素描不是一定要学科目。受苏俄美术教育体系的影响,素描是中国美术专业高校的入学考试考哪几科,决定走美术高考考试路线的孩子需要学习素描。但学习素描更不是越早越好,在孩子不拥有对三维空间的理解能力时,学习素描只是机械临摹或僵硬的根据口诀做完作业,如此的学习技巧与简笔画无异,不但无益并且有碍孩子认知能力的进步。
选择哪种学校
知名品牌大规模的儿童美校和小型的画室,都有其优势和弊病。
知名品牌规模美校的优势在于:教师都经过培训上岗,可以保证肯定水平的教学水平;由团队协作研发课程,教研商品丰富;缺点是:教师由流水线培训上岗,上课偏模式化、课程灵活度也不够;教师流动性大,会常常遇见换老师的状况;学校运营本钱高,非常大一部分资金本钱和管理本钱都用于企业运作,商业目的性强。
小型画室的优点是:小团队相对稳定性好,换老师的几率较小。灵活性强,能依据学生状况调整课程安排。因为规模较小,画室可以把大多数精力放在美术教学和父母服务上。小型画室一般都是老师自主创业性质,教学水平与老师的个人能力有关度很大。需要父母对美术专业有一些知道,不要陷入美术教育的误区。
学习机构的好坏,也不可以绝对以其规模为评判标准。知名品牌规模美校也有教学观念很落后、教学水平很差的状况。有心的父母可以第一认识一下这家学校的教育理念。即便是纸上谈兵,教学观念方向正确、言之有物的机构,教学水平也一定优于理念落后、表述空洞的机构。父母还可以在招聘网站上搜索这家学校的招聘页,看其美术教师的招聘需要是什么,有的学校招聘美术教师时,会画画只是优先录取条件,如此的老师绝对不可以胜任工作。
选择哪种老师
儿童美术教师毕业于这三类院校:专业美术院校、综合类院校、师范院校。通常来讲,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生的美术专业素养优于综合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但后者也有专业很好的毕业生。师范类美术教育或学前教育专业,这部分毕业生的专业学习里,儿童教育的比要紧大于美术专业,尤其是学前教育专业。
六岁前的孩子,最佳选择会玩儿,与婴幼儿交流、互动的能力强的老师。六岁后的孩子,最佳选择会画画,美术专业素养高的老师。假如孩子遇见了一位既会玩儿、又会画画的老师,是最好的状况。需要指出的是,不少美术专业的老师经过培训和实践(性格内向、缺少人际交流能力的人除外),与婴幼儿交流、互动的能力会迅速提升,可以成为既会玩儿又会画画的老师。但教育专业的老师,一般非常难大幅提高美术专业的素养,没办法胜任学龄孩子的专业美术课程。美术专业中的专科学历毕业生,其专业素养一般也不足以对学龄后的孩子进行专业指导。虽然如此说会打击一大片人,但毕业院校和学历在一定量上能说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所以不少公司招聘最佳选择985、211院校毕业生、限定本科以上学历。
除去专业素养,好老师是高IQ、高情商、有责任心、有爱心的综合体。这种的人不管做什么都会非常出色,假如他或她从事教育并且被你遇见了,绝对不要错过。
上试听课时都应该注意什么
培训教育机构在正式报名上课前,都会有一节试听课。父母除去趁早了解这家机构的教学理念,更要合理的利用这次试听机会。
父母要跟课,即便不在教室内跟课,也可以随时知道课程内容和上课状况。要依据课程状况,而不是课后的完成作品判断这家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办法的优劣。
还要听一下老师对孩子作品的点评。专业素养好的老师,不是泛泛的夸奖孩子画的好,而是可以具体明确的指出孩子画中的优点,并对孩子以后的学习提出教学建议。
不少孩子自己在家画画,没报专门的美术班学习。不要把画画的结果看的过于要紧,父母可以放松心态,像和孩子一块阅读、做手工、野外郊游一样,把画画作为一种亲子活动来进行。孩子的行为方法和思维模式在非常大程度上会遭到父母影响,增加与孩子的互动交流,就是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
美术能提升孩子的审美素养,同时能带来综合能力提高。长远看来,无论孩子以后选择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都会从美术学习中受益。只须孩子不反感绘画,都建议父母为孩子提供如此一条艺术成长的道路。